八堡圳10日邀您跑水、納福財

2012110301:01
 




一年一度的文化知性活動「二○一二台灣跑水節-八堡圳傳奇」,將於十、十一日在二水鄉熱烈登場。縣長卓伯源、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副處長廖錫標、二水鄉公所秘書康顯鈺、彰化縣文化局代理局長陳允勇、新聞處長黃東烈等人,昨(二)日分持二水鄉農特產白柚、濁水米、白玉苦瓜、胭脂茄與芭樂,共同向大家介紹這一項飲水思源、感恩惜福、極具歷史意義的跑水活動,也敬邀全國民眾於跑水節期間來到二水鄉「跑引水、納福財」,暢遊彰化的好山好水。

卓伯源表示,俗話說「食果子拜樹頭」,八堡圳是彰化的母親河,更是重要水利設施,也是台灣早期最大的埤圳工程。

今年「二○一二台灣跑水節-八堡圳傳奇」活動將於十日盛大開幕,在二水林先生廟及八堡圳舉行感恩祭、圳頭祭、祈福開幕儀式、感恩跑水體驗、八堡圳傳奇晚會等活動;當天八堡圳將控制水量,讓民眾可以到擁有三百年多歷史的水圳中,享受跑水的樂趣。

活動特別規劃了「遇見林先生時光隧道展館」詳細介紹了籠仔篙的製作方式及濁水溪的過往歷史,一窺八堡圳對彰化平原的影響力。

另外,安排踩街表演、石硯文創產業展、幸福社區產業市集、社區才藝嘉年華會、農特產品展等豐富活動。而超人氣遊戲項目「石笱套福氣」,利用林先生指導使用土工法的石笱,進行套圈圈遊戲,凡套中者即可獲得獎品,時間是十一月十日及十一日在林先生廟辦理;同時八堡圳見學之旅,亦提供民眾參與跑水節,體驗活動好玩好吃的行程,讓民眾認識彰化,深入瞭解八堡圳流域鄉鎮,體驗農村在地文化。彰化縣政府誠摯邀請全國鄉親於十、十一日來彰化二水體驗這一項八堡圳跑引水、納福財獨特的活動,同時欣賞螺溪石硯雕刻之美,享受二水特產白柚,來一趟知性、感性的旅遊。詳情上網站(http://2water.mmhot.tw/)查詢。



八堡圳,位於台灣彰化縣,最早建於1709年,1719年完工,是台灣最古老的埤圳之一。由於該圳是由施世榜籌款所建,故原名「施厝圳」,又因取濁水溪之水灌溉八堡農田,所以也叫做「濁水圳」或「八堡圳」。一般將八堡圳與嘉義地區的道將圳新竹地區的隆恩圳,一起並稱為台灣三大古老埤圳

所謂「堡」,清治時期原稱之為「保」,乃當時的行政區域名稱,寓意於保甲制度。一個保相當於鄉鎮,下轄許多村莊。當時彰化縣下轄有十三個半的保區,本圳灌溉其中八個而名「八保圳」。日本人則稱為「堡」,故八保圳遂改稱改稱「八堡圳」以迄於今。

八堡圳的灌溉區域涵蓋以下八個「堡」:東螺東堡東螺西堡武東堡武西堡燕霧上堡燕霧下堡線東堡馬芝堡。大致為今彰化市和美鎮員林鎮鹿港鎮北斗鎮田中鎮溪湖鎮花壇鄉二水鄉永靖鄉田尾鄉埤頭鄉溪州鄉社頭鄉秀水鄉大村鄉福興鄉埔鹽鄉

八堡圳開鑿初期,引水入圳屢遭失敗,相傳後來有一位老翁來見施世榜,給予水利圖說,施世榜照其方法重行開鑿,果然成功,圳成之後,老翁拒絕受酬,並不示姓名,只自稱「林先生」,後人仰其恩德,在二水圳頭建林先生廟,以資紀念。

二水鄉每年舉辦的「跑水節」就是紀念林先生、施世榜、黃仕卿這三位建立八堡圳的有功人士。

八堡圳由來
二水鄉昔稱「二八水」,最早地名的由來,據傳於清康熙五十八年(西元1719年),有施世榜集流民以開東螺之野,引濁水溪歧流以灌溉八堡(今稱八堡一圳);又康熙六十年繼有黃仕卿者開鑿十五庄圳(今稱八堡二圳),從此兩圳貫流本鄉腹地,狀如八字形,後人感其恩澤,故稱此地為二八水,一直沿用至日據時期方改稱二水庄。待至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後,始設鄉並定名為二水鄉
八堡圳原名施厝圳,因引水灌溉彰化縣十三堡半中的八堡而得名,與臺南縣的通埒圳、新竹縣的隆恩圳,並稱為臺灣三大古老埤圳。其灌溉面積一萬二千餘甲地,涵蓋一半以上的彰化縣域,沿途流經清代的八個堡界,日據時期的一市十四街庄,目前的十四個鄉鎮市,堪稱孕育著彰化大地的母親河。
當時,古彰化縣轄區,包括十三個半的「保」區,八保圳,顧名思義,就是涵蓋了八個保區的水圳,故稱「八保圳」,清代與日據時期又稱「八堡圳」,一直沿用至今。
八個堡名及其涵蓋區域:
1、東螺東堡:今天二水鄉全部、永靖、田中、田尾的局部。
2、東螺西堡:今埤頭、溪洲及田尾局部,北斗鎮全部。
3、武東堡:今社頭、田中、員林的局部。
4、武西堡:今員林、溪湖及田尾鄉的局部。
5、燕霧上堡:今花壇鄉全部、秀水鄉局部。
6、燕霧下堡:大村鄉全部、員林鄉大部。
7、線東堡:今彰化市全部、和美鎮局部。
8、馬芝上堡:鹿港鎮及福興鄉、秀水、埔鹽的局部。
八堡圳圳頭在二水鄉倡和村檨仔寮,至鼻仔頭再分一圳和二圳。一圳原稱八堡圳又稱濁水圳,另名施厝圳,建於清康熙四十八至五十八間(西元1719年)間,由當時鳳山拔貢后陞兵馬指揮施長齡(又名施世榜)先生,籌集鉅款開鑿而成。二圳又稱「十五庄圳」,建於清康熙六十年(西元1721年)。兩圳於民前五年合併。
二八水這個古早地名,雖因時代變遷而有所更換,然在日常生活裏,二八水依然被鄉親們所樂道之,充分顯露出本鄉子弟不敢忘懷先民拓墾時,鑿圳引水以灌溉農田之功蹟!
圳的開鑿者施世榜原藉為泉州晉江安海人,於康熙中葉隨父施東移臺,清康熙三十六年成為鳳山縣拔貢生,授于福建省福寧縣教諭,後升任兵馬司副指揮。約在清康熙四十八年施世榜開始著手興築濁水圳,自鼻仔頭、鑿通渠,引濁水溪水灌溉田園,歷鋞十年的艱辛,終在清康熙五十八年竣工,流經一百零三莊,灌溉當時彰化縣全區十三堡中的東螺東堡、東螺西堡、武東堡、武西堡、燕霧上堡、燕霧下堡、馬芝堡及線東堡等八堡,為清代全臺最大規模的水利工程。八堡圳開鑿初期,引水入圳屢遭失敗,相傳後來有一位老翁來見施世榜,給予水利圖說,世榜照其方法重行開鑿,果然成功,圳成之後,老翁拒絕受酬,並不示姓名,只自稱「林先生」,後人仰其恩德,在二水圳頭建林先生廟,以資紀念。
林先生教授的導流秘法之一,其中攔阻水流導入圳渠的利器 - 「籠仔窩」,是開圳成功的關鍵。它是以藤編成之頭寬尾狹之圓椎型壩籠,狀如倒筍,故又稱「圓筍」或「倒筍」。「籠仔窩」不但於旱季有導水入圳的功用,雨季且能堵濁水溪水氾濫侵蝕河堤之功能。濱濁水溪旁的二水鄉,每屆雨季「籠仔窩」均發揮最大功能,對二水鄉民生命財產提供了無限的保障。是以先民興建林先生廟以感林先生之恩。
素有「台灣米倉」之稱的彰化縣,其盛名的堆疊可說是植基於得天獨厚的條件豐饒肥美的土壤、及阡陌縱橫的河渠灌溉。而這樣的優勢,正如二水林先生廟詩聯所言:
  八穀無恙萬民歡稼穡                       堡城永存千載念先生
是濁水溪的贈禮,是八堡圳的滋潤,是林先生的仁澤,對彰化開拓史而言,若說八堡圳是水利灌溉之母,則「台灣大禹」之美譽,林先生可謂當之無愧。
  施家鑿圳灌田畦,濁水瀠迴導以西 
  草薇由來多願水,源深惟有木為堤 
  隨山導勢南流北,就水看形上啣下 
  十五葫蘆他同樣,盡歸虎鹿兩螺溪
八堡圳的起源,傳說中林先生所作的這首詩,約略已道盡了曲折,而取名「八堡」,則因清初彰化縣屬共領有十三堡半,八堡圳灌溉範圍就廣達八堡而得名。這八堡包括了當時的東螺東堡、西堡;武東堡、武西堡;燕霧上堡、下堡;線東堡、及馬芝上堡,相當於今日二水、田中、田尾、永靖、社頭、員林、溪湖、大村、花壇、秀水、福興、鹿港、埔鹽、和美、埤頭、溪洲及彰化市等十八鄉市鎮,灌溉面積達一萬九千四百九十一公頃。因此,清初時期彰化最大,也是全台灣最大的八堡水利系統,其工程的完成,也代表了開墾的完成,對彰化平原的開發影響自是最具意義了。
八堡圳的貢獻
促成彰化設縣
彰化早在清康熙晚期、雍正初年,八堡圳水源就逐步開發成功,為當時全台灌溉面積第一的水網,因此更吸引更多漢人移民來此,促成了彰化在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從諸羅縣(包括今嘉義、雲林、彰化、台中、南投)分立出來,獨立設成彰化縣(包括今天的台中縣市、南投縣)。
各鄉鎮農業經濟特產
濁水溪水因含沙量大,經年灌溉沉積,土壤肥沃,適合水稻及其他蔬果之生長,故彰化縣各鄉鎮多有其著名農業經濟特產:
1、彰化市:夏天荔枝 (楊貴妃的最愛)、麻竹筍 (德國人減肥良藥)、秋天楊桃。
2、花壇鄉:秋天的楊桃、夏天麻竹筍,全年的茉莉花。
3、大村鄉:夏天巨峰葡萄、冬天番石榴。
4、員林鎮:秋天楊桃、全年番石榴。
5、芬園鄉:春天的鳳梨、夏天的荔枝。
6、和美鎮:全年清秀小佳人的洋蘭。
7、秀水鄉:全年的牛乳、冬天的小麥。
8、鹿港鎮:全年的花椰菜、國蘭栽種。
9、線西鄉:全年鵪鶉、鹹鴨蛋。
10、伸港鄉:夏、冬的蒜頭、冬天的洋蔥。
11、溪湖鎮:全年的洋香瓜、冬天小番茄、夏天巨峰葡萄。
12、北斗鎮:春、夏的冬瓜、全年的包心白菜、唐菖蒲、莞菜。
13、田中鎮:全年的玫瑰、乳酪、紅甘蔗。
14、埔心鄉:夏天的巨峰葡萄、全年的番石榴。
15、田尾鎮:全年的酸菜、韭黃、花卉,夏天的茄子、秋天的芹菜。
16、二林鎮:秋天的柳橙、夏、秋的金香葡萄。
17、福興鄉:冬天的豌豆、夏天的西瓜、全年牛乳。
18、永靖鄉:全年的番石榴、花卉、蔬菜。
19、埔鹽鄉:全年蔬菜、冬天番茄。
20、二水鄉:夏天的白柚、白玉苦瓜、龍眼,全年的紅甘蔗。
21、社頭鄉:冬天白柚、全年番石榴、蔬菜。
22、溪州鄉:全年的蔥、花卉、紅甘蔗。
23、竹塘鄉:春天的牛蒡茶、春夏秋的胡瓜、冬天的豌豆。
24、芳苑鄉:全年的文蛤、花蛤。夏天的花生、秋天柳橙。
25、大城鄉:夏天的西瓜、花生。
26、埤頭鄉:全年稻米、白鶴靈芝。